展会播报

冠竞体育

水泥仓侧置式搅拌站

首页 > 冠竞体育 > 水泥仓侧置式搅拌站

锡林郭勒盟 :绿则存 不绿则退

时间: 2024-05-26 20:51:57 |   作者: 冠竞体育官网

  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是和党中央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战略定位。锡林郭勒盟是距首都最近的大草原,也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万里绿色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锡林郭勒盟牢记嘱托,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守战略定位,保持战略定力,全力保护好锡林郭勒大草原,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

  锡林郭勒盟矿产资源丰富,是国家级煤电基地。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巩固草原保护建设成效,解决草原生态破坏问题,2018年开始,锡林郭勒盟对盟内自然保护区内的矿业企业,启动三年有序退出工作。

  今年,锡林郭勒盟把六成以上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对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浑善达克沙地柏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等6个自然保护区内67家工矿企业的73个采矿权和77个探矿权进行了依法退出及注销。

  目前,自然保护区内工矿企业退出比例达到100%,今后,草原将不再新上矿山开发项目。

  -----“进”是为发展,“退”也还是为了发展,进退之间,锡林郭勒盟探寻出一条保护与发展的双赢之路。

  站在锡林浩特中联金河水泥有限公司大门前往里望去,往日繁忙的生产情景已看不到,曾经高高的办公楼、人来人往的宿舍楼、包装站台、生料库、石灰石大棚、堆料大棚、原料立磨系统等设施已成平地,拆除工作的重心也由全面拆除转移到零星扫尾、清运建筑垃圾、洒水喷淋降尘、回填覆土恢复植被等方面.至此,锡林郭勒盟自治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内工矿企业所有矿业权已全部注销退出。近日,记者跟随自治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督导组前往锡林郭勒盟进行了实地采访。

  “过去集中上了一批露天煤矿和非煤矿山,带来了沉重的生态环境压力。我们对小散矿山矿业权期满不再延续,力争到2023年将所有在期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实现‘绿则存,不绿则退’……”这是锡林郭勒盟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水平发展之路的坚决态度和郑重承诺!

  曾经的锡林郭勒盟开启了以能源为主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抓经济、抓工业、抓项目” 集中上了一批露天煤矿和非煤矿产业,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生态环境压力。受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人的因素影响而积累的矛盾在上世纪末集中爆发,连续的各类自然灾害使得草原生态急剧恶化,源自锡林郭勒的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直接威胁到首都北京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2005年至2006年间,锡林郭勒盟退化草地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49%,西部和南部地区草地退化最为严重,退化面积已占草地总面积的70%以上。其中,西部地区主要由自然因素和超载放牧所致,而南部则主要因过度开垦造成。

  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是和党中央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战略定位。锡林郭勒盟是距首都最近的大草原,也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万里绿色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锡林郭勒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国际生物圈监测体系的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达1200多种,各类野生动物260余种,是我国草原类型复杂、保存较为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在温带草原中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草原。

  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中指出“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存在67家工矿企业(限期2020年底前完成)”的整改任务。

  中钢集团锡林浩特萤石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锡林浩特市西南方向约36公里处,处在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内,是中钢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是做萤石采选生产,矿区面积11.5368平方公里,是国内最大的萤石采选联合矿山企业之一。按照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2020年4月,开始了拆除工作,公司副总经理徐小奇和记者说,“作为企业,我们该做出表率,离开这里,虽然有遗憾,但是,我们理解国家,把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采访中,飘起了雨滴,身为江西人的徐小奇已在锡林浩特生活工作了7年,望着身边绿油油的草地感慨到:今年的草原特别美,草的长势也好,我十分喜爱锡林郭勒这片美丽的草原。他指着脚下整齐的一行行翠绿的小草说,“这是我们回填覆土恢复植被今年刚种下的,我们会继续管护一年。”

  沉重的生态环境压力使锡林郭勒盟下定决心不走老路,将全盟60%以上的区域划入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红线的划定,则标志着锡林郭勒盟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按照“全面保护,点状开发”的思路,初步划定草原红线万平方公里(基本草原全部划入红线内),意味着凡征占用草原等生态资源的建设项目立项前,都要进行前期预审,项目一定要符合生态保护总体设计,必须与生态红线相衔接,必须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一致,做到项目源头把控,全程监督,为生态环境保护划定了坚决不能触碰的“高压线”。

  不再在草原开口子新上矿山开发项目,不再在草原核心区规划建设风电、光伏项目,对小散矿山矿业权期满不再延续,加大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深入推动矿山复垦绿化。健全绿色矿山规划体系,开展绿色矿山建设行动。加强生产矿山达标建设,实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对不符合绿色矿山标准的企业依法依规逐步退出市场。将绿色矿山信息纳入企业征信系统,大力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认真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推进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取料点地质环境修复。目前,锡林郭勒盟的神华集团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胜利露天煤矿、大唐国际锡林浩特矿业公司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内蒙古多伦协鑫矿业有限公司三处煤矿被评为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胜利能源的胜利西一号露天矿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矿山名录和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截止2020年6月15日,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中的锡林郭勒盟的18项整改任务,完成验收销号15项,1项正在履行验收销号手续,完成率88.9%。整改时限为2019年底前的9项立行立改、限期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整改时限为2020年的9项任务完成整改7项(2项正在推进整改);2018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专项督察反馈意见中涉及锡林郭勒盟整改任务24项,整改时限为2019年底前的9项立行立改、限期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整改时限为2020年的15项整改任务已完成整改9项(6项整改任务正在推进)。

  实践证明,锡林郭勒草原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怎么样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是关键。

  “旅游设施蚕食草原、生活垃圾污水和垃圾污染草原的问题日渐突出(限期2020年底前完成)”。

  快速的人类活动使得草原上的的物种有效栖息地不断被侵占和蚕食,旅游、道路建设等频繁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威胁。牧人之家旅游点隶属于锡林郭勒市国有林场白银库伦牧场,最初建了三个蒙古包大多数都用在看护草场,随着草原旅游业的兴起,2007年改建成五个蒙古包开始了旅游生意。当天,记者看到拆除后的蒙古包原地以及车道上都种上了草籽;同样隶属于锡林浩特市的宝力根苏木的乌拉穆沁旅游点是一个因路而建的旅游点,一条公路横穿乌拉穆沁,有了交通的便利条件,2014年建成八个蒙古包,开始经营旅游业,年收入在3、4万元左右。据苏木长刚宝力道介绍:“宝力根苏木共有9个嘎查、2个居委会,人均草场面积1980亩,像这样的旅游点有14个,依照国家要求,目前也都已经全部拆除,有条件的按要求做改建。”记者在两个旅游点已看不到曾经旅游点的影子,个别的蒙古包只剩下框架。

  目前《锡林郭勒草原旅游发展规划(2020-2025)》已批复完成。4月初锡林郭勒盟文体旅游广电局联合盟林草局再次对草原旅游景区(点)做全面排查,核定需要整改的草原旅游景区(点)81个,目前,已完成整改75个,正在整改6个,均已纳入台账管理,计划2020年6月底前完成验收销号。

  锡林郭勒盟是典型的草原牧区,畜牧业是锡林郭勒盟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全盟拥有18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原,占内蒙古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的1/4以上,牲畜存栏量占内蒙古的1/5以上,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

  1999年,锡林郭勒盟牲畜数突破1800万头只,高居全国地市级首位。这一数字,对于传统的畜牧业大盟来说,无疑令人欣喜,但这种欣喜很快变成了忧患。超载过牧,靠天养畜,让草原不堪重负,加之气候变暖等原因,每年十余次的强沙尘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草原变得千疮百孔。美丽的锡林郭勒,一下子成为全国经济落后和生态恶化双重压力最尖锐的地区之一。

  减畜退牧,实现草畜平衡,是锡林郭勒草原化解生态危机的首要环节。算生态账 算长远账 以最坚决的态度防止草原超载过牧,锡林郭勒盟从2001年起实行了大规模的草场休牧、禁牧、轮牧,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20年来,这项逐步完善实施的制度越来越得到广大牧民的认可和支持,每年从4月上旬开始,全盟各地陆续进入30天至40天的春季休牧期,2亿多亩草场迎来“带薪休假”,占全盟草场总面积超过80%。2016年,“减羊增牛”战略在锡林郭勒盟应运而生,成为打破发展瓶颈,再造新优势的转折点。

  正蓝旗上都镇黄旗嘎查牧民郝志军介绍:在2016年之前,他家里养着一千多只羊,因为载畜量大和羊刨食草根对草场的破坏,当时他家草场沙化十分严重。然而生态坏境恶化的同时并没有带来高收益,因为养殖量大,每年雇佣工人、购买草料、租赁草场都需要大笔开销。后来实施“减羊增牛”,他把家里的羊全部处理掉,改成养牛,这几年,不仅他家草场越变越绿,收益也翻了几倍,生态账和经济账实现了双赢像郝志军一样,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慢慢的变成了锡盟人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探索新发展理念,“把该退的退下来、超载的减下来,实现保护草原生态与增加牧民收入双赢”。建立完善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草场流转、集体林权、水资源管理、矿业开发管理、农村牧区人口管理、资金保障等项制度;推进畜种改良,推广早冬羔饲养,提高畜牧业效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强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实现活畜加工基本不出盟,形成龙头加基地的生产模式,数年的努力,有效地缓解了草场压力,使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系统基本趋于稳定。据统计显示,2011年—2018年,锡林郭勒盟平均草原植被盖度为44.19%、高度为26.37厘米、产草量为59.89公斤/亩,较多年前平均值分别提高了3.84个百分点、0.54厘米、20.31公斤/亩,多年生牧草种类显著增加,优质牧草比重逐年上升,群落结构趋于优化,重现了沃野千里的生态美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锡林郭勒盟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四个层面设计,加强完善保护草原生态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生态文明制度为发展“保驾护航”,制定出台《关于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建议》《关于逐步加强草原保护利用建设,促进全盟草原生态持续好转的实施建议》《征占用生态资源审查办法(试行)》《生态环境联合执法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天然打草场轮刈保护制度》等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性文件,将62.35%的区域面积划入保护范围,草原、森林、湿地、水域等重要生态资源区全部纳入红线管控。草原是锡林郭勒最大的资产,绿色是锡林郭勒最亮丽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锡林郭勒最大的责任和潜力,保护好这片草原是锡林郭勒草原人民的头等大事,也是最大的政治责任。为此,锡林郭勒盟在自治区率先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考核办法,并制定了具体的督查考评方案,明确了土地草牧场征占使用、草原植被、林地湿地、空气质量、水质达标、自然区保护等6个方面28项具体考核指标,对地方党委政府和责任单位实施评分制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追责问责的重要依据。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慢慢的变成了锡林郭勒盟各族群众的行动自觉。锡林郭勒从京津风沙源治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树立,显示出全盟上下对于生态建设的坚持和决心。

  当“锡盟速度”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的时候,锡林郭勒大草原也在恢复着昔日美丽的容颜。据统计,近几年来,锡林郭勒草原的植被平均覆盖度提高了13个百分点,浑善达克沙地人工草地面积由治理之初的不足9.3%提高到30%,流动和半流动沙地面积由712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053平方公里,沙地外扩之势得到一定效果遏制。

  作为内蒙古重要的生态功能区,70年的沧桑巨变,锡林郭勒盟人更突出生态“优先”地位,树牢“绿色”理念,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道路上扬帆起航。

  2025年,实现全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重要ECO得到一定效果保护,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减少,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持续下降,产业体系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节约世界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体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为总体目标。立足资源禀赋,挖掘生态财富,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构建符合战略定位、体现锡林郭勒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取得很明显的成效。